刊名:阿拉伯世界研究
曾用名:阿拉伯世界
主办: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
ISSN:1673-5161
CN:31-1973/C
语言:中文
周期:双月
期刊分类: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
期刊热词:
大国与中东
若从整体上考察阿拉伯的通史编纂传统,可以发现其具有下述几个优点:第一,重视史料。优秀的通史编纂家,如泰伯里和伊本·艾西尔,都非常看重一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。他们走遍阿拉伯地区的各大历史文化名城,甚至不惜花费数十年光阴来完成这项工作。第二,语言优美。一些通史编纂家擅长以对话体的形式,让事件的主要参与者重现历史场景。大部分史家经常在著作中穿插诗歌韵文,让诗意夹杂在历史叙述中。第三,思想博深。传统阿拉伯史学家极少只沉浸于史学而不顾他学,穆托哈尔和米斯凯韦等史家就试图用哲学家的眼光来审视人类历史,留有富含朴素历史哲学思想的《原初与历史》和《各族经验与活力赓续》。伊本·赫勒敦则在其著作中,将阿拉伯历史哲学发挥到极致。不过,阿拉伯的通史编纂也有其难以避免的缺点。比如,许多通史著作始终被包裹在宗教氛围中,神学浓雾弥漫在字里行间。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传统阿拉伯史家兼具宗教学者的身份,有些史家甚至通过宗教学门径步入史学殿堂。
综上所述,阿拉伯的通史编纂经过千年的发展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。在其产生、发展与延续的过程中,史学交往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它不仅让史料日趋丰富、缺失的历史记忆得到弥补和书写形式多样化,而且也不断充实通史编纂者的头脑,使之对人类历史的理解和反思更加全面、深刻和具有启发性。
(作者:梁道远,系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讲师)
【来源:光明日报】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 邮箱地址:
文章来源:《阿拉伯世界研究》 网址: http://www.albsjyj.cn/zonghexinwen/2022/0225/693.html
上一篇:农村菜园常见阿拉伯婆婆纳,人称“腰痛草”,
下一篇:阿拉伯当代文学的转型与嬗变研究